银州区第五小学简介
铁岭市银州区第五小学始建于1911年,位于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街55号,是一所公办小学(六年制)。学校占地面积8973平方米。建筑面积5682平方米,现有30个教学班,1260名学生,在职教师61名。学校建有特需教育资源教室、党员活动室、少先队活动室、科学室、科学实验室、书法教室、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、综合实践教室、计算机教室、学生阅览室、藏书室、体育器材室、卫生保健室、心理咨询室等15个功能室。各项设施设备均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。
第五小学在厚积薄发的育人实践中,以学校树文化系列课程为依托,研发系列五育融合多元育人教育课程,学校紧紧围绕学会做人、学会求知、学会健体、学会审美、学会劳动这一主线,构建出一套赤、橙、黄、绿、蓝点缀的五色树育人课程体系,这一抹抹缤纷的色彩,让孩子们在课程的学习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!
一、德育引领,学会做人。
做人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首要目标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学校把学会做人作为学校育人的根本出发点,作为学生素质发展的第一要素和首要目标。在实施途径上,学校通过文化浸润、课程内生和评价激励三条途径扎实开展“学会做人”主题教育,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,确保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。
文化浸润,引领学生做人成长。学校积极开发校园特质环境文化,通过步步有文化、层层有主题的文化环境建设,彰显“五小”环境育人理念。使学校多元育人的特色,在布局合理优雅美观的人文环境中充分体现。
课程内生,着眼学生做人成长。围绕“做人第一、完整做人”这一主题,学校开发了“珍爱生命”“守法先行”“逆商教育”“自护培养”等系列化校本课程,并安排班主任进行专题教育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,搭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阔平台,促进了学生做人发展。
评价推动,激励学生做人成长。为深化“学会做人”主题教育,学校坚持道德评价回归实践,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,扎实开展一年一度的“九星级队员”评选活动,以评价激励学生做人成长。
二、教学为基,学会求知。
教育不仅仅教学生“学会”知识,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“会学”知识。学会和会学,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前者,学生是被动的;后者,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。更是在未来社会中应必备的能力,而这些都必须从小培养。
三、健康人生,学会健体。
落实“双减”政策的大背景下,学校推进实施了多彩体育项目。
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以其独特的崇高精神和豪壮气概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;篮球运动以其团结和坚韧的品格,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、反应速度,培养了学生把握机会、精神集中、团队合作的精神与能力;校园足球课程的开设,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释放激情,在传递快乐时绽放幸福;体智能课程锻炼了学生的体能,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,培养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社会适应力;校园啦啦操在音乐的衬托下,体现了学生的青春活力与团队荣誉感;花式跳绳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力量、速度、耐力、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发展,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状态,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
四、多彩艺教,学会审美。
多彩社团和特色课程,涵盖了手指画、书法、奥尔夫音乐、拉丁舞、彩泥艺术、绘画艺术、立体折纸、手工贴画、电脑绘画等。它们独具特色,犹如百花齐放、百鸟争鸣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社团或特色课程进行活动,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成长所带来的收获。
指画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,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,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。“若有若无,以拙见巧”,孩子们从画中领悟人生哲理,传承弘扬“指尖上的非遗”。
学校以“端端正正练字 堂堂正正做人”为目标开设了书法校本课程。课程的实施与“五育融合”浑然一体,彰显了“书法育人”的价值追求。
五、生活为基,学会劳动。
为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,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,使这一教育常态化,持续化,力求达到以劳育德,以劳启智,以劳健体,以劳取乐,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。
学校联系方式:024--72851763